8月23日,三盛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(02183.HK)召開2021年中期業績發布會。
在精準投資、創新營銷策略及高效的財務運營之下,三盛控股各項盈利指標均實現穩定增長。2021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,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51.3億元,(經重列)同比增長約198.9%;歸母凈利潤約6.3億元,(經重列)同比增長約293.1%,超過2020年行業平均歸母凈利潤增速(-17.8%)310.9個百分點。
三盛控股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林榮濱在業績會上表示:“我們的目標不是追求更大的資產規模,而是改善資本結構,實現更穩健更安全的發展?!?
增收降債
堅持有利潤的規模
經過上市后的兩輪優質資產注入,三盛控股在2021年迎來了高質量發展。上半年,三盛控股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99%、毛利潤同比增長60%、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93%,完成了營收及凈利潤的雙重增長。
三盛控股上半年13%的凈利率,在行業中屬于中上水平。上半年每股基本收益1.28元,同比增長300%,股東回報率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。
這一增長趨勢也有望長期保持,從并表口徑看,三盛目前有312億元已簽約未結轉金額,在未來的兩年之內將陸續進行交付,未來業績的確定性仍非常高。
營業收入、規模等指標年均增速表現亮眼的同時,其多項財務指標均實現優化,計息負債不增反降,財務表現較上市初期更為穩健。
2020年8月份“三道紅線”政策出臺后,三盛控股加快了降杠桿的動作。截至今年6月30日,公司短期債務48億元,在手現金81億元,現金短債比降至1.7倍的安全區間、凈負債率從208%降低到126%,三盛控股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牟謙表示,預計1-2年內把凈負債率降低到監管的紅線之內、2-3年將這個指標降到監管的紅線范圍之內。
“針對近期‘三道紅線’加碼的情況,三盛控股迅速做出調整,一是今年的買地支出不會超過銷售額的40%;二是經營性現金流繼續保持上半年的規模,并且在融資活動中強調穩健和安全,目前沒有任何的商票融資,未來我們還是堅持底線思維,積極改善公司的基本結構,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們不斷降低杠桿率的水平,有信心在未來的2-3年內全面實現三條綠線?!蹦仓t說。
“4-3-3”多元化拿地策略
權益占比70%
隨著調控的不斷深入,今年以來,市場、土地、融資等方面政策層層收緊,房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對此林榮濱說:“依靠高杠桿進行規模擴張的路徑不再存在,未來房企的發展模式將發生很大變化。我們會堅持自己的定位,做一家中而美的公司?!?
而林榮濱所說的“堅持做一家中而美的公司”,是指各項指標比較“美”,并且有一定規模、長期發展的房地產企業。
而“三精策略”之中的“精準投資”為三盛控股上半年的良好業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三盛控股堅定執行“4-3-3”多元化拿地策略,即40%勾地,30%收并購,30%招拍掛,這一投資邏輯能夠在土地市場風云變幻時實現土儲擴充。
林榮濱說,“通過勾地和收并購過來的(土地),折算安全邊際更高,利潤空間更大?!?
中報顯示,今年上半年,三盛控股共拓展位于新一線和二線城市4幅土地,規劃建筑面積約為85.1萬平方米,按公司股本權益計算占54.5萬平方米,平均土地收購成本約3351.2元/平方米,均為勾地所得。
值得關注的是,在三盛的土地儲備中,權益占比高達70%,并表比例高達90%。從產品定位上來說,剛需和剛改累計項目占比超過80%,為銷售業績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更為重要的是,三盛在運營能力上不斷提升令開盤周期越來越短,加之營收結轉與土地儲備層面的獨特優勢,三盛控股業績增長的內生性正在持續強化。
差異化“精致產品”路線
作為三盛控股“三精策略”——精干的團隊、精準的投資、精致的產品中的重要一環,三盛控股通過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和客戶需求的拆解,按照標準化、迭代、創新三個層級推動產品落地和升級,不斷提升產品價值。通過抓住80%的共性需求,應對20%的個性需求為目標,公司力求打造出既貼合市場需求,又體現企業特色的“極致”產品。
目前,三盛控股成功研發出督府系、璞悅系、公園系、汝悅系、海岸系、濱江系等六大代表產品系列,并配備極致服務,滿足不同業主對美好人居的多樣需求。
在保證工程質量方面,三盛控股在每個項目交房前,都會邀請第三方專業驗房公司提前為每家每戶檢查驗房,查驗范圍包括門窗、電氣工程、給排水工程、暖通工程、燃氣工程、土建實測實量等大類,最終只為交付給業主超越行業標準的安心生活。在服務方面,三盛控股深入調研市場需求,挖掘產品價值,建立集團級的服務標準“極致服務”,推行滿意度全生命周期觸點,做好客戶體驗與客戶服務。
對“精致產品”的執著,令每一次三盛社區的交付,都收獲了超五星的口碑,并達到近乎95%的業主滿意度。
三盛控股對產品超強的兌現能力、對產品理念的別致追求以及對質量的匠心打磨,頻頻獲得市場認可:“三盛-托斯卡納”項目榮獲廣廈獎,“三盛-督府天承”則斬獲GHDA環球人居設計大獎。
“未來的市場,改善性需求會不斷擴大,品質房企的優勢也會慢慢凸顯,在一些城市的土地出讓上,也開始評估房企的‘品質’因素,堅守品質不僅能帶來效益,甚至在土地獲取和對外合作上,都得到持續的紅利體現?!绷謽s濱表示。
(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)